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)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获悉,该院整形外科创新性地使用一种“人工真皮支架双阶段移植法”配资盘网,为一名复发性低度恶性粘液纤维肉瘤患者完成肿瘤根治,并进行美学修复。该技术通过“人源化脱细胞真皮支架诱导血管化+自体薄层皮片移植”的阶梯治疗策略,在实现R0级根治切除(指肿瘤病灶被完整切除,切缘在肉眼下无残留)的基础上,修复前臂组织缺损,使修复后的皮肤在厚度、弹性及外观上均接近正常,为解决肉瘤治疗与组织修复难题提供了全新路径。
山东的孙先生(化名)两年前因左前臂鸡蛋大小的肿物,在当地接受扩大切除与植皮术,但术后出现植皮坏死,经历清创和长达一月的负压引流。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挛缩畸形伴局部隆起,病理证实为“低级别粘液纤维肉瘤”。2024年8月,孙先生发现原手术区瘢痕下方出现新发皮下结节,并且生长速度迅速。他辗转山东、上海的多家医院,均未获得能同时满足肿瘤根治与创面修复的理想方案。
在仁济医院整形外科,孙先生最终明确诊断为“低级别梭形细胞肉瘤复发”。粘液纤维肉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,具有易复发、易侵犯深层肌肉的特点。手术必须达到R0级根治切除,尤其需对受累肌肉进行室间清除,确保根治效果。
为此,仁济团队为其制定了“肿瘤根治与美学修复”的双阶段方案:第一阶段进行根治性扩大切除,确保R0级别切缘后植入人源化脱细胞真皮,覆盖缺损并诱导血管化;第二阶段,待真皮支架血管化后,实施自体薄层皮片移植,完成创面修复。
第一场手术,仁济团队彻底切除复发肿瘤,植入人源化真皮,促进血管长入又引导有序再生,避免了大范围皮瓣移植;第二阶段,团队取孙先生的自体薄层皮肤进行移植。术后恢复期间,孙先生自体皮片100%存活,整合自然。
仁济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陈蕊介绍,“双阶段真皮移植术”比传统皮瓣移植有更显著的优势,为多次复发、修复条件差的患者提供了可重复、可靠的治疗选择。她同时提醒,如发现直径超5cm、持续增大的软组织肿块,或肉瘤术后未规范随访,应尽快至专科就诊,及早排除复发风险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配资盘网
富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